第四課師說教學檔案
(一)教學目標
一、認識韓愈與唐代古文運動
前者著重於韓愈的文學成就,後者強調其文學地位,使學生了解韓愈大力倡導古文運動後,唐代的散文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,且對後代散文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。相關教學資料在課本作者、手冊作者參考資料。
二、學習文章的錯綜變化之美
從章法、修辭、語言運用各個角度切入,引導學生發現、欣賞韓文錯綜變化之美。相關教學資料在手冊賞析。
三、培養終身學習的精神
師說「惑則從師」、「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」的觀點,至今仍不失時代價值。可結合今人「終身學習」的理念,古今互相印證。相關教學資料在問題與討論及手冊題解參考資料。
(二)題解
1.寫作背景
一、門閥制度的遺毒
師說大概寫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(西元八○二年),當時韓愈三十五歲,在長安任國子監四門博士。根據唐代的制度,國子監底下設有六個學館,所收皆權貴子弟。其中四門學館的學生來自七品以上官員之子,而韓愈的官階是正七品上,也就是說,韓愈的學生家長官位都比他這個當老師的高,因此他能感受到的學生學習態度也就不甚理想。
這種情形其來有自。自魏晉以來,社會上形成一種以「士大夫之族」為代表的門閥制度。這些「士大夫之族」的子弟,不管品德好壞、才能高低,長大後根本無需經過科舉,就可以憑高人一等的門第享受特權,走入仕途為官。因此,他們根本不肯從師學習,也瞧不起從師向學的人;一直到唐代中期,這種不良風氣仍舊存在。
二、招致時人非議
當時韓愈為了推展古文運動,曾經公開收召後學傳授古文,這種行為受到了士大夫的譏諷,說他是好為人師的狂人。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:「今之世不聞有師;有,輒譁笑之,以為狂人。獨韓愈奮不顧流俗,犯笑侮,收召後學,作師說,因抗顏而為師。世果群怪聚罵,指目牽引,而增與為言辭。愈以是得狂名。」(語譯現在社會上已經聽不到什麼地方還有 老師的;如果有的話,大家總是又叫又笑,認為那做人 老師的是狂人。只有韓愈有勇氣跳脫時代風氣,面對嘲笑、侮辱,仍招收學生,還發表師說,嚴正不屈地做人老師。大家果然紛紛責怪叫罵,指指點點,更加誹謗。韓愈因而落得了個「狂妄」的名聲。)韓愈門人李漢昌黎 先生集序亦云:「時人始而驚;中而笑且排,先生益堅;終而翕(ㄒㄧˋ)然(和諧順服)隨以定。」然而剛強的韓愈不為所動,仍然寫下師說以正視聽。
三、個人信念
韓愈曾自道:「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,非聖人之志不敢存。」其文學觀是「文以載(貫)道」,教師能傳釋往聖的人生智慧,為道統之所繫,故特別尊重師道,即是對文化傳統的尊重。而師道淪喪,則不僅象徵文化傳承斷裂,更標誌倫常綱紀的解體,莫怪韓愈會大聲疾呼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韓愈在師說所談的一些主要觀念,並非始自李蟠向他問學之時。早在貞元十四年,韓愈為汴州(今河南開封)試官所撰的進士策問十三首之十二中,就已出現大致相同的理念。可見韓愈對於師道衰微的惡劣風氣積憤已久,而師說提出來的觀點,實是他長久思考後的智慧結晶,不但顯現了他不顧流俗的大無畏精神,甚至可看作他戮力組織古文寫作團隊的正式宣言。
2.師說算不算贈序
師說到底算不算贈序,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。本版認為答案是否定的。之所以會視其為贈序,關鍵在於師說文末「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師說以貽之」,故謂之「贈」。但即使如此,仍不宜篤定其為「贈序」,理由有五:
1分類編纂的韓愈文集,師說在雜著卷,而不在贈序卷。
2「贈序」作為一種特殊文體,篇名當為「贈(送)+人名(+地點)+序」的組合。而韓愈贈序文的篇名格式固定作「送×××(人名)序」(如送孟東野序),少數則於人名下加動詞再加地名(如送李愿歸盤谷序)。師說皆不相符。
3贈序的內容一定是臨別贈言,題中的「送」即指送別。師說雖可算贈人以言,但並非「送別」之言。
4後世贈序篇名用「說」,源自於蘇軾因家諱而避「序」字,如「稼說送張琥」,但仍保留有「送」字。何況事在韓愈後,更不足為據,師說不可類推作「師說送李蟠」。
5姚鼐古文辭類纂列有論辨、贈序二類,而將師說收入論辨類。
由此可知,師說固然是贈李蟠之文,卻更應看作是韓愈「借題發揮」,有意而「說」,故歸為論辨類文體,當較為允當。(編按:由於此問題在學界尚未形成共識,不至於成為大考命題焦點,然因各家認定不同,為免爭議,平時仍應避免出題為宜。)
3.「說」的性質
按明吳訥文章辨體,「說」是用來「解釋義理,以述己意」的文體。
「說」體首見於陸機文賦,指的是一種辭采斐然而語言奇詭(「煒曄而譎誑」)的文體,與另一種強調精闢縝密的「論」體定義有別。唐宋兩代,由於古文運動興起,在唐宋古文八大家的影響及推動下,出現了許多言之有物、明白曉暢的論說文字,無論是內容與形式皆有大幅度的進展,如形式方面,出現了「議」、「論」、「辨」、「說」、「解」、「原」等,將陸機文賦中「論」與「說」二種文體的特色揉合為一。再者,隨著文體的成熟,各家論辨文章亦各有風貌,諸如韓文雄健渾厚、氣勢磅礴,柳文精闢深刻、含蓄凝鍊,歐陽脩言詞鋒利、論事剴切……。所以文章辨體云:「至昌黎諸子,憫斯文日弊,作師說,抗顏為學者師。迨柳子厚及宋室諸大老出,因各即事即理而為之說,以曉當世,以開悟後學。」也顯示了「說」之一體,已由原來的說解文字進一步發展成具現實意義、有說服力的論辨文字了。韓愈師說、柳宗元捕蛇者說、周敦頤愛蓮說皆為名篇。
(三)作者
1.韓愈小傳
一、幼年孤苦
韓愈生於唐代宗大曆三年(西元七六八年)。他出生後二個月,母親逝世,三歲喪父,遂靠長兄韓會夫妻扶養成人。幼年時期隨著韓會遊宦在外。然而,官運不遂的韓會在貶為韶州(今廣東韶關)刺史後,竟以四十二歲的英年病死任所。嫂嫂鄭氏帶著十三歲的韓愈及兒子韓老成,護送韓會的棺木回鄉安葬。孤兒寡婦號哭北歸,路人見了,也都為之掩泣。
二、考運不佳
韓愈十九歲時,首度到京師應試。當時他一人獨往,窮到不能自存,雖然得到北平王的救助,可是一連三年的禮部考試都沒有及第,幸好他個性剛強,雖連遭挫敗,卻始終不曾沮喪,終於在貞元八年(西元七九二年),四舉而後有成,中了進士第十四名。
依唐代考試制度,禮部考試中了進士以後,還要再經過吏部的考選才能授給官職,否則只得等待藩鎮的聘用。而韓愈在吏部的甄試(每年舉行一次)中,卻又連遭三振。韓愈眼見考試不成,於是決定自我推薦,三次上書給宰相冀予任用,然而未得覆音;進一步登門求見,又不得其門而入。鬱鬱寡歡的韓愈,最後只得在他人的推薦下,應宣武節度使董晉之聘,成為汴州觀察推官。這是他仕宦的開始,時年三十歲。
三、仕途坎坷
信仰「為所當為」的韓愈,入仕之初就屢遭挫折:任職藩鎮時,韓愈因規勸徐州節度使張建封不要沉迷於馳馬擊毬而遭免職。後來回朝任監察御史,又因為上書直言宮市之弊,及駁斥李實「禾苗甚美」之不實而為李實所讒,被貶為連州陽山(今廣東陽山)令。
韓愈雖然僅在陽山主政一年多,卻贏得一致擁戴;陽山人為了懷念他,多有將子弟取名念韓、慕韓者。元和元年(西元八○六年)奉詔回京,拜為國子 博士。其後,韓愈雖有機會陸續擔任其他官職,但才高氣盛,為當道所忌,元和七年,復為國子 博士。他因有感於屢受貶抑,便作了一篇進學解以自解。這不但是他最有名的文章之一,當時更引發憲宗的同情,於是晉升他為吏部郎中,累遷中書舍人,知制誥。
四、遭貶潮州
十四年,適逢法門寺中護國真身塔三十年開放一次的佳辰,篤信佛教的憲宗於是計劃迎回塔裡釋迦牟尼的一節手指骨,冀望求得國富民安。預計在宮中供奉三日,而後送往長安各寺。風行草偃,剎那全國上下皆陷入拜佛的瘋狂氣氛中。韓愈認為此事漸不可長,於是甘冒不韙,上論佛骨表,文中披肝瀝膽,連譏帶罵地把整個朝廷上自皇帝下至大臣,說得顢頇無知。憲宗大怒,本欲將之處以極刑,幸裴度、崔群力救,眾親貴也出面緩頰,這才免了死罪,貶潮州刺史。
韓愈到潮州後,關懷民生,驅逐鱷魚,釋放奴婢,振興教育,文風為之丕振。潮人對他尊崇有加,不但取山名韓山,取水名韓江,並在其死後立廟祭祀,為潮州一大勝跡。八個月後,改調袁州;在袁約一年,即奉召回京,任國子祭酒。
五、晚年得意
長慶元年(西元八二一年),鎮州王廷湊叛亂,穆宗乃派韓愈前往宣撫。擔任宣慰使猶如深入虎穴,十分危險,韓愈毅然奔赴,對王廷湊曉以大義,竟然一舉成功。他義勇的表現大受穆宗嘉許,因此官位不斷晉升,此後三年成為他一生最顯達的時期,達官顯貴競相求作墓誌銘。可惜不久(長慶四年八月)便因病辭官;十二月與世長辭。享年五十七歲。
2.韓愈事件簿
一、諫迎佛骨:鳳翔法門寺有護國真身塔,塔內藏釋迦牟尼指骨一節,每隔三十年開一次塔,相傳開塔這年,人和年豐。元和十四年正月,正值開塔的時候,憲宗獲知後就命人持香花,迎佛骨入宮中祭拜,風行草偃,全國陷入了一陣狂熱,不論王公貴族、百姓庶人,無不奔走施捨,廢業破產,唯恐落於人後。韓愈看到這種現象,便上奏疏給憲宗說:「從伏羲到周代文王、武王,都沒有聽聞過所謂的佛,而那時候年紀活超過百歲的人很多,自從佛法來到中國,有許多帝王信奉,但卻沒有人因此獲得特別的長壽。我聽聞梁朝武帝侍奉佛法可說最為恭敬,然而他所治理的天下卻大亂。請燒棄佛指。」憲宗大怒,原本要殺了韓愈,還好宰相裴度及文武大臣等人大力出言相救,韓愈才只被貶任潮州刺史。
二、排斥佛、老:唐憲宗迷信佛教,韓愈不以為然,上表力諫迎佛骨之非,結果被貶潮州。至於道教,一由於皇室與道教始祖老子(李耳)同姓,二由於唐代皇帝多好服丹藥,所以道教一直為唐代皇帝所崇信。面對佛、道如此盛行,一向以聖道弟子自居的韓愈便提出排佛老、尊儒術的主張。但寡不敵眾,因而仕途坎坷。
三、驅逐鱷魚:韓愈到潮州後,發現潮州地方有很多鱷魚為害人畜,為了趕走鱷魚,韓愈特別寫了一篇祭鱷魚文。相傳韓愈寫完這篇文章並舉行過祭拜儀式以後,當天晚上又打雷又颳風又下雨,天一亮,整個江水都乾涸了,結果鱷魚全數消失,從此再不來危害老百姓。對於這件事,說法很多,有人說是鱷魚受了感動,所以離開潮州;有人說那是韓湘子用法術幫他除去的;也有人說是碰巧來了颱風,改變了河道,鱷魚失去了賴以為生的水,所以絕了跡。不過,最可能應是被韓愈以強硬手段悉數殲滅了!(編按:至於潮州地方是否從此以後完全沒有鱷魚,這倒未必,在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就記載,當時還有人在潮州水域捕到身形如小船般的巨鱷。)
四、以文為詩:唐詩歷經幾代的耕耘,早已寫無可寫,逐漸落入「好詩做完」的窘況。許多天賦卓絕的詩人不甘屈隨人後,於是殫精竭慮力求突破,韓愈便是箇中翹楚。他以古文章法為詩,把古文謀篇、布局、結構以及遣詞用字的方法運用在詩歌創作中,為詩壇灌輸了新的生命力,開拓了詩體,豐富了創作手法,促進詩歌語言的解放,擴大了詩歌的題材。影響所及,宋代詩歌「以文字為詩,以議論為詩,以才學為詩」,便在唐代詩歌的基礎上別樹一幟。
3.吟詠韓愈的對聯
一、佛骨謫來,嶺海因而生色。
鱷魚徙去,江湖自此澄清。(潮州韓文公祠聯)
鱷魚徙去,江湖自此澄清。(潮州韓文公祠聯)
二、天意起斯文,不是一封書,安得 先生到此?
人心歸正道,只需八個月,至今百世師之。(潮州韓文公祠聯)
人心歸正道,只需八個月,至今百世師之。(潮州韓文公祠聯)
三、朝奏九重,夕貶潮陽,公骨硬於佛骨;
文起八代,才育秀水,教功高於政功。(昌黎書院對聯)
文起八代,才育秀水,教功高於政功。(昌黎書院對聯)
四、金石文章空八代,江山姓氏著千秋。(北京韓愈祠聯)
五、韓潮學派百川匯,公起文章八代衰。(衡陽韓文公祠碑)
一、思想內容
1揭示師的本質
本文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向 老師學習,接著從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」說明師的性質、作用與功能。其次強調師必須存在的原因,提出擇師的標準。韓愈認為擇師的標準,不在於身分的高低或年齡的長幼,故「無貴、無賤、無長、無少」,而是「聞道之先後」,凡是先聞道者皆可從而師之,因此說:「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。」
2期望匡正風氣,重振師道
韓愈也抨擊唐代士人不從師之風氣。首先感嘆「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」,指出今之眾人與古之聖人的從學態度落差甚大,古之聖人遠賢於人,仍能不恥下問;而今之眾人不如古之聖人,卻恥學於師。
恥於學師的現象,反映在唐代士人雖懂「愛其子,擇師而教之」,但「於其身也則恥師焉」。又如世間所認為階層較低的百工,猶能相互請益,彼此相師,而處於上層社會的士大夫卻恥於學習,甚至訕笑學習進取者,這種風氣正是韓愈極欲匡正之處,也是韓愈撰寫此文的用意希望能重振師道。
二、情意鑑賞
師說的中心題旨,著重在論述師道的重要性。傳道、受業、解惑是為人師表理應擔綱的工作,同時也是此身分的獨特之處,韓愈利用這篇文章嚴正地駁斥士大夫們的惡意誹謗,抨擊唐代社會輕視師道的風氣,同時也讚揚願意進取學習的青年子弟。
韓愈對於眾人如何求學,發表了精闢的見解,這些關於讀書求學的議論,亦對後世有所啟發。師說的主要思想是:任何人都可以為己師,不應該因為地位、貴賤、年齡的差別,就不肯虛心向他人學習。韓愈在當時「恥學於師」的社會風氣下,還能提出這樣的見解,可見其為人具有相當的膽識與氣魄,他痛陳當時士大夫之族「恥於相師」的不良風氣,而這篇文章確實也起了挽救和匡正風氣的作用。
韓愈能在一千多年前,就提出「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」的說法,實在難能可貴,至今能抱持這種開放觀念之師,亦不多見。此外他還將老師和學生的關係,歸結為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,提倡師生教學相長,這不僅鼓舞了相互學習的風氣,更將師生關係提升到彼此尊重的境界。
(六)寫作技巧
一、主題核心
本篇文章圍繞「師」的主題開展。首先說明師的性質、作用與功能,其次討論「師」與「道」之關係,主張「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」,求師是為了求道,其三抨擊唐代社會「師」與「師道」之不存,並以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進行對比,最後以鼓勵後進作結,說明「師」與「師道」並未完全消亡,而作者撰寫此篇文章正欲重新振起「師」與「師道」之風。
二、章法特色
1論點獨到,論述有力
師說論點鮮明,具備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。在從師之風不盛的唐代社會,標榜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,明確指出擇師的標準,再從後果、行為、心理等方面逐層深入分析,指出了士大夫「恥於從師」的陳腐風氣,並藉孔子為例試圖破除當時風氣,通篇文章以其鮮明的中心、清晰的層次,充分的說理體現作者邏輯思維的嚴密。
2善用對比,舉例精當
本文使用三組逐層深入的對比論證。一是以「古之聖人」與「今之眾人」進行對比。聖人從師而問,而眾人恥學於師,結果「聖益聖,愚益愚」,藉正反對比烘托出「人必從師」的觀點。二是將士大夫於從師態度上自相矛盾的現象進行對比。士大夫為子擇師,己身卻恥師不學,作者藉此嚴肅而深刻地批判了士大夫小學大遺、本末倒置的價值觀。三是將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之人與自恃高貴的士大夫進行對比,兩者截然不同的從師態度,揭示出恥師成風的社會根源。作者在「破」的基礎上「立」,結合正反論述,可以使正反道理說得更加透徹,矛盾問題講得更加尖銳,雙方特點比得更加突出,在進行論證時便顯得深刻有力。
3句法特殊,氣勢雄偉
(1)善用頂針,文氣連貫,氣勢雄偉。如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。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」,接續「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惑而不從師,其為惑也終不解矣」。以頂針筆法凸顯出「師」、「惑」二字,不僅使其語有力,義理的推陳也達一氣呵成的效果。
(2)活用對偶排比,結構嚴密,整齊流暢,如:「是故聖益聖,愚益愚。聖人之所以為聖,愚人之所以為愚。」排偶句法可讓文句整齊化而產生明快流暢的效果,文中或長句對、或單句對、或句中對,或增字或省字,靈活變化,避免因整齊化而帶來板滯之感。
(3)論述夾敘夾議,雖屬說理,卻又多用感嘆句而不失情意。如:「嗟乎!師道之不傳也久矣!欲人之無惑也難矣!」至於設問,既可引起注意,凸顯論點,還可啟發思考,增加文章起伏,更是論說文不可或缺的方法。如:「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」
(七)課文問題討論
一、文中「師道」一語共出現三次,請分別說明其涵義。
答:1「吾師道也」→「師道」是學習知識學問之意。
2「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」、「師道之不復可知矣」→「師道」是指從師問學的傳統。
二、在古代,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的地位不高,韓愈卻以此三者為喻,說他們「不恥相師」。這在文章中有何作用?
答:1「從師學習」是非常簡單的道理,然在唐代,卻只有「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」加以實踐。韓愈以「百工之人」來對比「士大夫」,頗有「禮失求諸野」的味道,對「師道不復」的惋惜不言可喻。
2以「士大夫之族」(上層社會)最看不起的「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」(下層社會)為正例,一來是對士大夫師道觀的強烈質疑,二來亦有嘲諷士大夫之族,勉其改正之意味。
三、師說一唱三嘆,最後以孔子「師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」的例證來說明「聖人無常師」的道理,你認為有什麼作用?為何獨舉孔子為例?更換成他人事跡是否能收同樣效果?
答:1闡明「轉益多師」的道理,承前論點,以「取法乎上」的角度來說明「學習從師」的重要性。
2孔子是古今尊崇的「萬世師表」,士大夫之族再怎麼不學無術,也難以抹滅其神聖地位。是以韓愈提出「聖人無常師」,以孔子歷事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的事跡來作為前述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、「古之聖人,其出人也遠矣,猶且從師而問焉」、「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」等論點的絕佳註腳,不但大大地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,同時孔子身為「儒家宗師」的權威地位也讓士大夫毫無反駁的餘地。就此,本段若以他人為例,或者就沒有這種壓倒性的權威作用,韓愈此例可說舉得相當聰明。
四、師說一文結構緊密,常有前後呼應,迴環往復的情形。請問下列語例,各是呼應文章的哪個部分?
1嗟乎!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。
2問之,則曰:「彼與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」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。
3余嘉其能行古道。
1嗟乎!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。
2問之,則曰:「彼與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」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。
3余嘉其能行古道。
答:1呼應首段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。
2呼應第二段「無貴、無賤、無長、無少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」。
3呼應首段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。
2呼應第二段「無貴、無賤、無長、無少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」。
3呼應首段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。
五、師說通篇以散句為主,然篇中不時穿插排偶句式,這樣做有什麼功用?
答:既可避免單調,又可發揮調整節奏的功效。(詳見插頁4‧11課文解剖刀「寫作技巧」)
(八)文法與修辭
對比修辭在師說文中的運用
「對比」是一種章法上的修辭,指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擺在一起,進行對照、比較,以凸顯主題。可分成「對比敘寫」和「對比議論」。師說中的對比屬於後者,出現在第三、四、五段。左列表格便是對師說一文對比層次的剖析。
對比層次
|
段落
|
對象
(性質) |
對比內容
|
敘述
語氣 |
小結
|
一
|
第三段
|
聖人─眾人
(古今縱比) |
正聖人天資高→從師
反眾人天資低→不從師
|
測度
|
「是故聖益聖,愚亦愚」→強調從師問學的重要
|
二
|
第四段
|
士大夫─士大夫之子
(自身對比) |
正士大夫其子→擇師教之
反士大夫於其身也→以從師為恥
|
陳述
|
「小學而大遺,吾未見其明也」→點出士大夫行為的矛盾
|
三
|
第五段
|
百工之人─士大夫之族
(當代橫比) |
正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之人,不恥相師
反士大夫之族,曰師、曰弟子云者,則群聚而笑之
|
感嘆
|
「師道之不復可知矣」、「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之人,君子不齒,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歟」→以社會階層的橫向比較,質疑士大夫的師道觀
|
(九)國學常識
1.韓愈與古文運動
定義
|
「古文」一詞由韓愈提出,指的是三代兩漢的散體文,為的是與「時文」即六朝以來流行的駢文相對。
|
時間
|
德宗貞元到憲宗元和(西元七八五八二○年)
|
成就
|
古文運動的初步成功。主要領導者韓愈和柳宗元,由於目標明確,比起陳子昂等人,不但有理論指導,又有創作作品實踐,在當時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文學浪潮,使古文壓倒駢文而取得優勢,對後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|
韓愈的文學主張
|
1文以載道:愛好古道,故提倡表現古道的古文。
2重視道德修養:認為言辭文章是德行的外部表現,德行深厚,文章則華實並茂。
3不平則鳴,文窮益工:強調文學的作用在傾吐內心的真情實感,惟有遭遇困頓,才能寫出感人的作品。
4務去陳言:主張師古之外,要有創造性,詞必己出。
|
韓愈的貢獻
|
1主張「不平則鳴」,使散文從應用性轉向了文學性,創造了富有個性特徵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。
2使散文不拘於政論或文論等應用性質,而可廣泛使用在記、序、書信、碑誌等文體,並吸取辭賦駢文的表現手法,根據當代口語發展,對散文的語言、結構進行了徹底的革新。
|
2.古文運動發展簡表
項目
|
說明
| |
背景
|
魏晉以後,文尚駢體,氣格靡敝,內容空洞,而文風柔靡浮豔。
| |
先聲
|
初唐陳子昂、李華、柳冕諸人,為古文運動的先驅。
| |
發展
|
唐代
|
1中唐韓愈、柳宗元大力提倡,以群經子史(先秦兩漢)之文為典範,求其樸實無華與蘊涵教化。
2繼起者有李翱、李漢、皇甫湜(ㄕˊ)等。
3晚唐五代駢文又興,古文中衰。
|
宋代
|
1北宋初期柳開、穆修、孫復等人再次提倡。
2歐陽脩領導文壇,主張明道致用,尊崇韓文,古文聲勢大振。
3曾鞏、王安石、三蘇繼起,古文始為文章之正宗,古文運動至此可謂完全成功。
| |
明代
|
有宋濂、唐順之、歸有光等古文名家。
| |
清代
|
1桐城派:安徽桐城人方苞、劉大櫆、姚鼐(桐城三祖),為文宗左傳、史記義法,以上承唐宋古文八大家。(言之有物為「義」──內容;言之有序為「法」──形式。)
2陽湖派:陽湖人張惠言、惲(ㄩㄣˋ)敬,古文取法先秦。
3湘鄉派:湖南湘鄉人曾國藩及其弟子等擴大桐城派的門戶,頗有中興古文之功。
|
3.古文與駢文的比較
古文
|
駢文
| |
別名
|
亦稱「散文」,係針對駢文而言
|
1極盛於六朝,故別名「六朝文」
2以四字、六字為基本句,故唐以後亦稱「四六文」(始於李商隱)
|
起源
|
尚書(散文之祖)
|
1秦時已有偶篇儷句,李斯諫逐客書為「駢文初祖」
2東漢逐漸盛行
|
特色
|
樸實無華,蘊含教化
|
1對偶工整
2聲律和諧(但非韻文)
3詞藻華麗
4用典繁多
|
價值所在
|
具實用教化之功能
|
有文學修辭之美
|
代表作家
|
1唐、宋:古文八大家
2明代:唐宋派(歸有光)、公安派(三袁)
3清代:桐城派(方苞)、湘鄉派(曾國藩)
|
1六朝:徐陵、庾信、鮑照
2唐代:初唐四傑(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)、李商隱
3清代:汪中等人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